上海 “红心”恒久远

发布日期:2022-03-30 06:02:02   浏览量 :2058
发布日期:2022-03-30 06:02:02  
2058

解放前的上海熨斗行业开创了我国电熨斗生产的先河,然而战火的洗礼,洋货的倾销,使之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尴尬状态。

建国初期,电熨斗生产厂仅剩8家,从业人员不足百人。1956年公私合营时,大鑫电器厂并入南华厂,后又改名为上海照明器材厂。当时的电熨斗并不是主要产品,月产量不过四五百只,商标为“白鹭牌”,主要出口东南亚地区。

1958年1月,由技术人员樊吉生产设计的中国第一只调温型熨斗问世,由此改变了当时中国电熨斗仿造生产的历史。1959年,企业以红圆正中放置红色的心形为核心,启用了由中国英文加图形组合的“红心”商标。这个商标1979年10月报中国商标局核准,从此“红心”便成了注册商标。

1962年,上海照明器材厂关闭,部分保留组建上海电熨斗厂,“红心”牌电熨斗的专业生产由此开始。

当时,百余名职工在弄堂的小作坊内,年产量约为3万只电熨斗。尽管如此,这也是全国独家电熨斗专业化生产的厂家了。

16年后,上海电熨斗厂又重新研制成喷雾蒸汽电熨斗,并试制成功500w调温电熨斗。通过自主开发,该厂形成了9种规格系列产品,广受商家和消费者的欢迎,成为上海唯一一家生产电熨斗的工厂,作为我国技术较为全面的专业性小家电企业。

“老品牌”华丽转身“国货名牌”

1979年,由三家企业组建的国营集体合营的上海电熨斗总厂诞生。48万只的年产量占了上海市总产量的90%。同年,已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的“红心”商标正式依法注册。

“红心”品牌开始崭露头角,还揽获“国家银质奖”,并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红心”借势完成了技术改造,也使得上海电熨斗总厂的发展进入辉煌期。

成功面前,“红心”人没有沾沾自喜,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对照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水平,寻找差距不断完善自己。

几十年的不懈奋斗和努力,“红心”走向繁荣。上世纪90年代,“红心”电熨斗红遍大江南北,并连年获得各种奖牌。

扭转乾坤“红心”再搏动

世纪交替之际,体制机制的羁绊、合资的失败,使“红心”不堪重负,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一度亏损严重,名震一时的民族品牌陷入发展困境。

2003年2月10日,“红心”推出欢迎其他企业前来收购的意向。3家民营企业迅速作出收购反应。最终,浙江民营企业华裕集团入选。同年8月15日起,上海红心器具有限公司由原上海电气集团所属的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成为拥有3.5亿元资产的“华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裕的入主,给这颗受创的“红心”带来转机。

对于新“红心”来说,老品牌既是无形财富,优势沉重包袱。要发展,既不能对过去全盘否定,又要创造一个崭新未来。

面对难题,新“红心”人想出了一个两全的方法。那就是,把国企的规范管理、品牌优势和质量优势与民企的体制机制、市场意识和成本控制等作嫁接。

转制三个月,新“红心”扭转了连续五年亏损的局面,当年实现盈利,重振雄风。

之后的“红心”敢于创新,依靠自己电热技术的优势,逐渐把触角延伸到家庭健康生活领域,烤箱、面包机、空气炸锅、榨汁机等家用电器相继试制成功。

带着那个时代的共同记忆,现在的“红心”一如它曾经的耀眼,带着岁月与科技同行。

rdquo
红心
电熨斗
销售热线:021-50280878
全国服务热线:400-8897691
电子邮箱:hongxin@hongxin-sh.com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